迎战降温,防寒的同时也得注意低温烫

发布者:后勤发布时间:2022-01-11浏览次数:18

       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2022年1月12日上海市的最低温度降到0℃。经历之前的几轮降温后,怕冷的人早已把电热宝、暖宝宝、热水袋、汤婆子......各种取暖神器妥妥安排上。但即使取暖设备温度不高,却也存在安全隐患。不少人会因为长时间使用热水袋或是暖宝宝等取暖,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低温烫伤。

       一、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二、低温烫伤特点 

      1、低温烫伤损伤面积较小,但多为深Ⅱ度-Ⅲ度损伤

      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损伤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较小,看上去烫伤似乎不太严重,往往不被重视。如未能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深部组织坏死,严重时会发生伤口溃烂迁延不愈。

       2、在44-51℃时,皮肤损伤程度与热源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对人体皮肤而言,理论上的最低烫伤温度为44℃。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接触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步加重。因此虽然大多数取暖物品温度通常保持在常人可忍受甚至感觉较舒适的范围内,但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热源温度

持续接触时间

皮肤损伤程度

44℃

6h

皮肤不可逆损伤

49℃

3min

表皮损伤

49℃

≥9min

表皮坏死

       3、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婴幼儿因其皮肤薄嫩且表达能力欠缺,比成人更易烫伤。老年人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皮肤张力、感觉功能、保护作用、对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功能都比较差,因此对温度刺激反应较弱,在低温的持续作用下也易导致烫伤。青少年正处在紧张学习阶段,由于精神过于集中或疲劳导致对温度的敏感度降低,因此青少年也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三、预防烫伤 

       1、选择合格的全暖设备并按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2、婴幼儿、老年人、患糖尿病和血压循环障碍者等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皮肤接触类取暖物品,如需使用应加以特别照看,随时注意皮肤情况。

       3、不要在使用电热毯等取暖器具的同时使用电热宝、暖宝宝等物品,睡觉时也不要贴身使用暖宝宝等取暖物品。

       4、避免暖宝宝等取暖物品直接接触皮肤,热水袋水温不宜过高,可以在外面套上毛巾套,并且避免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

       5、夜间睡着后,人体对温度的反应迟钝,因此在入睡前更要控制好取暖器具的温度,以免发生低温烫伤。

       6、取暖后皮肤如出现上述烫伤表现,切不可大意,更不可自行涂抹酱油、牙膏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伤情。(文章来源上海疾控公众号)

 

                                                                                                       健康管理服务科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