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传染病防病提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25浏览次数:10

一、手足口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可由多种型别引起,常见的有CoxA16EV71CoxA10CoxA6等。手足口病一般起病较急,出现发热,病人口腔内出现疱疹,手脚和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部分患儿无发热,仅有皮疹。手足口病一般多为轻症,预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例病情凶险,可能发展成重症。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所以、托幼机构、看护点、学校、社会早教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都是手足口病流行的重点场所。

手足口病主要预防措施:

(一)平时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执行“手卫生”,及时并规范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回家后、进食前、用完洗手间、进出儿童游乐场所等);

2.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居室勤通风、衣物常洗晒;

3.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吃熟食、喝开水,小年龄儿童用自己的餐具、杯具,不与其他人混用,并定期消毒;

4.流行期间,少去人多密集场所。

(二)患病后注意事项

1.诊断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务必落实好居家隔离,期限为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儿童聚集性场所,不用公共游乐设施,暂停课外兴趣班,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玩耍,以防传染病持续传播;

2.密切关注幼儿病情,一旦出现高热不退、神志不清、精神差、昏睡、呕吐、肌肉或四肢抖动、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孩子到本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儿科医院、新华医院)就诊;

3.幼儿餐具、杯具等进行煮沸消毒,衣物洗晒,玩具书籍等暴晒消毒,家庭护理人员照料患儿时注意手卫生,处理儿童食物及尿布等情况下及时洗手;

4.将幼儿患病情况如实反馈给托幼机构/学校,以便集体机构及时落实机构内部消毒等控制措施,以防疫情蔓延,保障儿童健康。

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可以对引起本次手足口病的病毒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但对其他病毒仍然没有免疫力,可能再次罹患手足口病。手足口预防十五字方针: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有些还伴有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

流感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流感非常容易在学校、办公室、商场等集体机构或人员密集的场所传播,出现聚集性病例。

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及时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活动

5.发病后,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6.接种疫苗

7.在集体机构中,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应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工或复课